第二藝術
  • 每週心得
  • 專輯評論
  • 燒錢紀錄
  • 研究筆記
    • 雜碎思索
    • 類型探討
  • 舊東西
    •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 A post-hardcore tour in Encyclopaedia Metallum
    • 嘴砲韓樂
    • 金屬筆記
    • 未分類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06

5/20
Palisades - Outcasts 5.5/10
Palisades - I'm Not Dying Today 8.5/10 *
Arsis - Unwelcome 9/10
※          ※          ※          ※
除了不明確的作業突如其來的大修改,得徹夜重寫以外,Palisades的新歌簡直是絕頂垃圾的令人失望!
但我不明白我在期待什麼。他們是真DIY什麼都靠自己,能創作自己完全喜歡的音樂嗎?不過就是號稱是獨立搖滾的地下偶像音樂罷了!而我也不過是一個只聽Copy & Paste音樂就會覺得好好聽的渾蛋樂迷。早早就翻譯過他們的音樂作品,而今日才有幸將他們2012發行的EP《I'm Not Dying Today》聽完。
首先他們之所以被簽約,樂風本來就是定位在「偶像搖滾團」。Palisades因為與一些現在最夯最潮的後硬蕊團作表演,而受到Rise挖掘,當時他們並沒有出過自己的作品,這種吃過獨立發行苦頭的偶像團要叫他們怎麼做真正的音樂呢?充其量不過是Rise再賺一把的搖錢樹,被隨意操控製造流行風潮,第二張作品會變成這副德性也不需要意外,只是剛好踩到我不喜歡的電音雷而已。不用太過驚訝,這和韓樂圈子很像,應該更擴大範圍說,這就是商業,這就是主流。在此我還是想留話一些自以為聽這些「搖滾樂」就覺得比流行樂了不起多少的傻蛋們,你能夠知道的東西都還在主流範圍,充其量不過就是團員臉蛋沒那麼好看而已。
回來討論Palisades的作品,我不想說《I'm Not Dying Today》這EP到底多對我胃口,因為他本身音樂價值就很低,只是恰巧是我喜歡的音樂類型。(因為音樂價值的緣故,我並沒有給他們太高分)現在我要大肆批評《Outcasts》這張爛作。第一首《We Are All》是一首intro,完全不能窺探整張專輯的風貌,但至少聽上去不會太糟,好像和之前的感覺頗像的。《Your Disease》有Nu metal令人厭惡感,不過副歌和他們過去風格沒有差很多,所以算是勉勉強強可以接受,加上Issues的洗禮,我對Nu metal自以為很屌的riff開始有點免疫,只是2:20的處理手法真是嚇壞我了。第三首,也是他們第一首promo歌曲《Outcasts》打著Crown The Empire的Andy Leo偶像牌,延續上一張風格,但變得更加強硬,當時聽到這首讓我對Palisades這張抱著期待,原來我被騙了。《A Disasterpiece》、《The Reckoning》算是舊型Palisades。完全是他們的風格,只是我敢打賭《A Disasterpiece》的1:25、2:10那邊絕對被製作人改過。到了有偶像歌手Tylor Carter加持的《High & Low》簡直是可怕的夢魘。夥伴曾傳給我這首過,當我聽到前奏,當下反應就是關掉它!這張作品使用大量Rise偶像牌來增添人氣,不就和那些主流音樂行銷手法如出一轍嗎?真是令人不齒。但可惜我也是買單的其中一員,只是這首歌不是我的菜。至少我認清我的可悲。關於這首歌有太多可痛批之處,那該死的纏人流行電音開頭,從頭到尾在背景回響著,聽著耳朵都快流血。我聽了這張勉為其難專輯只聽了三次,第三次是為了寫這個Review,第二次是為了把歌聽熟,但只要想到要聽到這首歌簡直令人痛苦不安。

整張最喜歡的曲目是《The Arctic》,比過去的《I'm Not Dying Today》更加美麗動人,《A.I》、《Betrayed》兩首也都還行,怎麼說都比《Your Disease》好太多。《Sidney》流行搖滾情歌收買到我了。至此我佩服Rise能把這兩種令我極端喜愛與極端厭惡的音樂類型集合在同一首歌。《Scarred》感覺和《We Are All》前後呼應,算是為了帶著離譜爛劇情、狗血但又芭樂的有點好看小說,有個不差強人意的結局。

如果曲目編排可以改成這樣,《Outcasts》將會得到10/10的高分:
(開玩笑的,誰都沒資格拿到這分數)
We Are All
A.I.
The Arctic
A Disasterpiece
Betrayed
Sidney
The Reckoning
Scarred
看來還是改成發EP好了,RIP old paliSADes。


5/17
M-tiful - Broken 9.5/10 *
Nation Of Ulysses - Nation Of Ulysses 8.8/10
Love Me Butch - Worldwide Transgression 6.5/10
Scapegoat - Scapegoat 7/10
Sink The City - 117 9.5/10 *
※          ※          ※          ※
我最不能抵抗Acousic、Ballad這些元素,這是我天性最喜歡的歌曲。而韓國優質Ballad美聲M-tiful這張真的相當動人。即使有兩首騙錢instrumental,這張仍是我喜歡的抒情作品。前兩首《죽을만큼 아파서타이틀》、《아파서 사랑이다》都帶著濃厚的感情,超越一般標準的優秀韓國Ballad,另一首《사랑한다고》帶著Folk而《All Right》是個輕快的中板歌曲,相較其他首使整張專輯更有可聽性與多元性。寫流行歌曲好解釋多了!

而Nation Of Ulysses感覺是源自Niose rock的Post-hardcore,在音樂價值這方面能給他們很高的評價,就音樂本身真的是對精緻食物吃慣的我,有些許不適應。他們保留著Noise rock的躁動以及Hardcore元素,不過他們並不直著硬幹,在編曲上更多元、更有迴轉性。這裡我學到了並不是有「旋律」就叫Post-hardcore,在原先的Hardcore添加不同的元素都可以歸為此類,就像Bad Brain所做的一樣。
Love Me Butch這團唱腔怪腔怪調,而且融合的流行元素和一般美國團不大相同,所以當下我以為是個日本團,沒想到他們來自馬來西亞。聽上去不差-如果能夠換個主唱的話。
因為今天聽的Hardcore團Scapegoat,我進而知道了一個挺有意思的1999年同名Post-hardcore團Scapegoat,看過他們最近一支MV《I AM ALIEN》裝扮不禁聯想到一些Cathotic或Christian的老詪。但是他們的作品真的是爆炸難取得!

最後一個鍵盤處理厚重的小團Sink The City。之前在眾多的專輯中就很注意這團,而實際聽過果真不讓人失望!歌曲利用許多不同的效果點綴,風格從幽暗、磅礡、童話到奇幻,特殊也讓他們在一票小團中提升了鑑別度,頗看好他們會被二流廠簽的。


5/21
Dormant Ordeal - It Rains, It Pours 8.6/10
In Hearts Wake - Divination 9.5/10
Elenora - Avant-Garde 9.7/10 *
Mainline - Azalea 8.5/10
Heidevolk - Batavi 7.6/10
Periphery - Periphery II :This Time It's Personal 10/10 *
※          ※          ※          ※
澳洲In Hearts Wake至少在台灣Post-hardcore/Metalcore圈子掀起了小風潮,之前聽過《Traveller》之類的歌,直到完整吸收《Divination》整張,才發現這團之所以迷人並不是單賣catchy的清新副歌,這個Metalcore團一點也不單調,每一首表現手法都不太一樣。也難怪他們值得紅。(許多大咖feature也是一點啦!)
這裡岔開談談旋律副歌的使用,聽了許多團,我發現在偏主流的Post-hardcore/Metalcore場景中,美國、日本、澳洲、歐洲中不同地方慣用的旋律風格不盡相同。美國是最主要的場景,大致上全球這一類團都比較喜歡模仿他們,歷年不衰的高音清腔是一大特色,但就旋律本身從以前Emo pop、流行電音到現在加入hip hop元素;而日本的團,雖然許多已經受美國影響,只是一貫來說他們受本身J-rock影響比較重(像是Glam rock、Hard rock一類的),但是似乎玩J-rock這一類的和這個場景又有些區別;澳洲幾個和這場景比較近的團旋律玩的就是In Hearts Wake那種,很清新,聽過幾個團但可惜這些團的團名讓我記憶不是很深,多半都記不得;最後歐洲那裏算是美國和澳洲的融合吧!說不上特色,但很多不是很優的local團,多半賣旋律。(但我買單了!)
《Divination》除了前兩首動人又catchy以外,《The Unknown》編曲注入更多Hardcore punk元素,顯得暴躁急促而最後一首《Release (The Moon)》雖然在主體編曲上一般,但縈繞的降弦riff卻讓我耳朵注意了一下。
美麗的Elenora根本是Art rock版Tides of Man,其中最喜歡歌曲是《Rome Is Where the Art Is》、《Star-Crossed Lovers》。再一次的抱怨:為什麼這種團老是紅不了?!Elenora以Progressive rock為基底,穿插Art rock式的優美比起Alternative rock的激進,讓聽者有不同的感受。


我不想隨便給誰很高的分數,但是Periphery實在是太完美了-除了整張作品長達69分鐘以外-令人驚豔的前衛編曲,每一首都沒有太冗贅之處,而是讚嘆為什麼能將那麼多的元素巧妙的橋接在一起,多麼悅耳又富含深度的作品!一直都知道Periphery是一個我很對味的團,但Sumerians實在發了他們太多影片讓我退卻而沒完整聽過最近一張作品,今天完整的聽過《Periphery II :This Time It's Personal》,真的是棒透了!


5/22
Built On Secrets - The Disconnect 7.7/10
The King Is Dead - Once Upon A Burning House 8.9/10 *
※          ※          ※          ※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Built On Secrets,當下我不知道怎麼對他們分類。我拋下一個問題是:為什麼Post-hardcore可以沒有吼腔呢?距離三年前的作品《Reflections》,當時他們受到一些關注,但就沒有消息了。這種情況多半走向解散結果,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開始看到他們消息,記得那時候好像閃過他們名花有主的事,但也沒太注意,昨天才正式將Artery簽下他們的消息放入我的記憶體裡。聽過《The Disconnect》,發現他們變了,沒有改變太多但是聽得出來沒像以前那麼有特色,簡單來說他們被修正的更加柔軟、流暢也就是Pop化,削弱Alternative rock的感受。恭喜他們不會太快消失在樂壇,但也再見一個有特色的獨立樂團了。
英國硬派Alternative Rock + Post-hardcore團The King Is Dead,有些Experimental、Ambient,可以說是硬版Circa Survive,非常令我喜愛。第一首《Once Upon A Burning House》不到兩分,情緒非常有爆發力,有些intro的意味,這首就讓我直接愛上,決定今天一定要來聽聽;第二首《Self Sabotage》開頭有點前衛小丑龐克的感覺,還有一些兇兇的breakdown,還添加帶著一些玻璃碎片的特效音;《Home》我也相當喜愛,我最喜歡的Alternative rock編曲方式加上很感人的melodic吉他橋段,這團雙主唱簡直太犯規,吉他手也太會唱了吧!《Hell Or High Water》幾段漂亮的sweeping,這首歌是在說樂團某成員的父親;最後一首《Losing Faith》,也非常引起我的注意。只能說他們真的很好聽,用盡各種手法編曲讓整張作品都很完整。對我來說比那些9.5/10以上的都還要優秀,只是就其他方面的評估(如這種曲風適不適合這個場景、宣傳手法等等)不應該得到很高分,但我願意在他們後面填滿「*」。

Ps. 整天下午到晚上只聽這張


5/23
Aesthetic Perfection - A Violent Emotion 7/10
The Ebenezer Scrooge Complex - Transwhoremation 8.5/10
※          ※          ※          ※
Industrial/EBM團Aesthetic Perfection,當初會想聽他們的歌純粹只是好奇EBM是什麼,結果我還是聽不太出來,但是開始對Manson對Industrial深刻的影響感到好奇,因為Industrial這一派的有太多他的影子,從音樂到打扮。音樂我可能不太懂,我只聽不到五首,就算是為了研究,我寧可不明不白也不想要聽他的歌曲,就我所知許多邪惡的氣音唱法是從他來的。但就裝扮而言,Manson的樂團早期有點像Glam rock kid。到《Antichrist Superstar》時期風格算是大致成形,從這裡開始Industrial的裝扮大致都是那樣了。話說這傢伙竟然開過畫展!!單純用藝術角度欣賞,我覺得Manson真的是個奇人,但若用信仰和品行來看,這人絕對負分。

但是,這年頭什麼Insdustrial,還不趕快Dubstep!!


5/24,25
hiatus
Dream.B
標籤:weekly nag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Recently Stoked

Recent Posts

Recent Posts Widget
The template is modified by the template created by Way2themes and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