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藝術
  • 每週心得
  • 專輯評論
  • 燒錢紀錄
  • 研究筆記
    • 雜碎思索
    • 類型探討
  • 舊東西
    •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 A post-hardcore tour in Encyclopaedia Metallum
    • 嘴砲韓樂
    • 金屬筆記
    • 未分類
雜碎思索

一點關於real emo與mall emo的思考


這幾天Finch出了新作品,而在genre的欄位被填上了「mall emo」,這讓我思考,原來90's那些我以為的「emo」也還不是真正的emo。Jimmy Eats World不是、Weezer不是、Blood On The Dance Floor不是、All Time Low不是,他們都是mall emo。
這個詞本來指的是那些原在hardcore場景轉而溫柔的Embrace、Rites of Spring,而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繼承hardcore的獨立精神,但這些成團時間短,後來這樣的曲風在indie rock大量發展,最後走入mainstream,儘管在曲風上塑型是接續過往的,有廠牌加持就喪失他的原來的精神。grunge、indie rock、alternative rock,這些用emo一詞包裝就成了流行文化。以前流行的是像Nirvana的冷淡、與世隔絕,現在流行的就是舞會、電音。
而既然emo這個詞原意的使用是如此短暫而嚴格,同時被這麼稱呼的樂團也對這個用詞不領情,那何不讓emo賦予新意或是說就維持這個發展?







另外所謂的screamo非常有意思的是有類似的發展狀況,為用以區別而早期發展的樂團使用skramz這個詞用以區分。包含power violence、emo violence,這些多半某種程度的在精神層面上維持過去脈絡。
Dream.B
標籤:weekly nag 雜碎思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Recently Stoked

Recent Posts

Recent Posts Widget
The template is modified by the template created by Way2themes and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