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featured: Helmet/Quicksand/Polyphia/Dependence
- 這週前半部又在挖些90s'的故事,grunge/sludge和heavy metal/indie rock
- Rock Sound Magazine最近附贈的free CD振榮太有戲了
4/28
Melvins - 1989 - Ozma
Melvins - 1991 - Bullhead
Melvins - 1993 - Houdini
Fudge Tunnel - 1991 - Hate Songs in E Minor
Butthole Surfers - 1991 - piouhgd
※ ※ ※ ※
原來To The Wind這支介於熱血與感人之間的melodic hardcore也metalcore到有While She Sleeps的感覺耶!
這幾天跟別人介紹著關於modern metalcore/post-hardcore的東西,突然想到那些alternative metal--把heavy metal和indie rock接上來的傢伙,我只熟悉Helmet而已。因此就直搗Last.fm + 看Biography挖些東西出來。
老實說我對grunge還有許多疑義。其實我發現許多流行款的音樂會有sludgy的味道,而許多文獻都指出了80末的Melvins造就了Nirvana,大開grunge盛世。然而在維基上,顯然地看到sludge metal的Stylistic origins有grunge,而究竟什麼東西作為這個標籤的分野,是詞彙的出現?或是在地下孕育已久的怪奇的indie rock?所以grunge究竟是商業操作而有的詞彙或是他只是單純指出那融合多方的精神?我目前理解那些團都是些punk/garage的東西,而剛好有一部份成名了就成了grunge標籤,而背後發展的故事也被接了上去,事實上早期的精神我認為sludge、stoner這些獨立、不願屈服於主流的精神才令我喜愛。
Melvins的作品中,相比《Ozma》昏暗、沉重,在《Bullhead》多了點炸裂與明亮感,拍子上也更為動感,原先sludge的襯底,加上punk的爆發性,聽上去相當特別。過了兩年發行的《Houdini》就真正讓我找到一些可識別的淵源,除了多了一個stoner rock迷幻放蕩的味道,同樣punk的爆發性也更顯而易見,而且1993年這張會獲得大成功完全是因為Nirvana的緣故,還在Atlantic發行,我都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這個doom味…
接著我安排另一個也是特殊混合的sludge樂團Fudge Tunnel,沒有《Houdini》那麼流行也無《Bullhead》如此躁鬱撕裂,並加上一點funk的俏皮。
在聆聽Helmet或Unsane這類篇搖滾類的音樂前,我選擇用一個高度實驗、迷幻的hardcore樂團Butthole Surfers作為分野。
4/29
Unsane - 1991 - Unsane
Helmet - 1990 - Strap It On
Helmet - 1992 - Meantime
Quicksand - 1993 - Slip
Quicksand - 1990 - Quicksand
※ ※ ※ ※
今天繼續聽昨天尚未聽完的玩意。基本上Unsane似乎還是那緣起自noise的post-hardcore,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Helmet這團之前我就被他們嚇毛了,不過沒聽過《Strap It On》這張仍帶著post-hardcore的味道,但顯然有點金屬化了,像是Black Flag後期一樣,噪音而破爛的solo,搭上alternative metal的harsh,聽上去原始又純粹。
到下一張整個metal味更顯然了,《Unsung》有著melodic hardcore/pop punk的旋律,搭上爽快的刷弦。這真的太神了。
Quicksand的《Slip》就比較偏向alternative metal,比較純熟,而不是Helmet有些破爛heavy metal。Quicksand帶給我的感覺也非常驚奇,決定再聽1990的玩意,這張同名作品更驚人,更加厚重、粗糙的heavy metal暢遊在indie rock的輕快隨意,純熟度我認為比Helmet高太多。但我以為他們是第一個把比較indie rock的玩意跟metal一起玩,好吧,果然是80末的Rollins Band才算是第一人,但這團的metal成分又太多,不夠indie rock。所以分析起來依照metallic維度來看,應該是Rollins Band、Helmet、Quicksand,發展進程上,Helmet又更貼近現代的音樂,可是以完整度我一定給Quicksand一票。
該複習Insomnium了…
4/30
Coliseum - 2015 - Anxiety's Kiss
VA - 1986 - Deep Six
The Dwelling - 2015 - Strive
※ ※ ※ ※
為什麼他們轉重、開始rap、有nu味,都不會討罵啦?
只要混melodic hardcore、只要是In Hearts Wake?
這個方向我沒有喜歡。
今天不小心聽了Deathwish底下Coliseum的新作,他混合了hardcore的80年代post-hardcore的繁複,造就一連串有點古味的chaotic hardcore,
接著補充把《Deep Six》聽過,他算是一個pre-grunge的一張作品,聽起來像是加速doom的sludge,但揉捻更多的punk/hard rock的熱情與活力。某種程度也是介於半metal半rock的玩意。
乾燥單薄的The Dwelling,作為一個metalcore來說他們相形枯燥,但若時而穿插的melodic/post-hardcore這種玩意,增添了豐富。算是蠻獨特的團,可是很多想裝metallic部分還嫌太無趣。
5/1
Polyphia - 2014 - Muse
※ ※ ※ ※
原來我沒聽Polyphia去年作品!(以死謝罪)他們完全是在用樂器說話,每一首歌好像上頭寫著不同的歌詞、傳達不同的故事,像是一般的歌曲的架構,Polyphia的每首歌曲好像都有一個catchy chorus。高低起伏就像grunge收縮的強烈,像是《Aviator》,其中我也很喜歡《Sweet Tea》輕鬆歡樂的氣氛。
5/2
Dependence - 2015 - Holding On When Moving On
The Raven Autarchy - 2015 - The Obscene Deliverance
VA - 2015 - Rock Sound: Worship and Tributes
Human Future - 2015 - Spectrum
※ ※ ※ ※
好一陣子前,melodic hardcore被我聽到快沒感覺,最近可能音樂鑑賞能力提升,或是剛好聽到幾支都很優,像是Dependence就是個好例子。偶爾會像穿插些花俏的post-hardcore riff,例如《Never in the Cards》,並且在曲目安排與主唱歌聲表現,都十足展現豐沛的情感。《Drown》找來Hotel Books的Sam Carter,採用spoken word,後來兩個不同的聲線完美交織貫串著,強烈的情緒衝擊著腦門。minimalism的編曲方式,讓簡單的音符在歌曲中縈繞,高潮點又有tremolo picking與主唱炸裂的聲音,只是如果能夠多用點銅鈸或許會更有意思。
接著聽個又不tech又莫名的團…The Raven Autarchy…爽度不夠、節奏cheesy,雖然有些riff真的很讚,可是不夠死,感覺上沒有很穿刺。倒是Oceano的歌簡單到有點無聊也比這玩意更有意思。
聽著這怪東東,只好轉換心情來聽英版《Punk Goes 00's》,由Rock Sound Mag在近期推出的合輯,這張合輯我找到一些有趣之處。被cover的歌曲涵蓋年代從2000到2010都有,為什麼BMTH也被cover呢?(呵呵)基本上有些團保持自己的特色翻唱,有些團儘管太忠於原唱了,但還是會讓人很驚訝:「哇喔,原來他們也可以這麼神秘!」
首先這張有數首以2000's nu metal/alternative metal歌曲為主,Slipknot、Deftones這類。Enter Shikari在《Chop Suey!》中,保持了很大一部分System of a Down的味道,以動感度來說,會發現SoaD真的大勝ES,在bridge部分ES則顯得更加迷幻。接著Architects covered Slipknot也讓我相當驚奇,基本上Architects比較多自己詮釋,也比原曲更豐富,但就因為不完全遵循原曲,所以那份動感就少些,只是以他們來說,這仍舊多了一絲alternative/nu metal奇異的躍動。難以置信,這是nu metal化的Architects。另一首Eevanescence的《Bring Me To Life》,還算中規中矩,但比較想知道Jason Cameron是夾雞雞唱clean嗎?(揍)還有由Stray From The Path詮釋的Deftones,透過SDTP hardcore的爆發性,讓原曲更加炸裂,但就沒有那摸不清的迷幻感,而是將alternative metal的節奏像將強對比度一樣,顯得更加強烈。
另外這張部分作品也翻玩許多第一波mall emo/screamo的歌曲,像是Weezer、Motion City Soundtrack、Hell Is For Heroes,詮釋的樂團倒是百百種,Neck Deep也好、Funeral For A Friend也罷,整個有種三國大亂鬥的感覺。FFAF唱得太紳士了,沒有HIFH那麼情感豐沛。還有一點這張作品有Funeral For A Friend,也有人cover Funeral For A Friend,整個超詭異。As It Is原來是英國團,我還以為Fearless下應該都是美國團(那Ocean Ate Alaska呢XD?)最後值得一提的Hacktivist在翻唱《Superstar》就沒有把它們空曠氛圍的特色表達出來,實在可惜。
晚上的Human Future又讓我嚐到另一個帶有metallic味的post-hardcore,聽起厚重而高力度,很少聽到這種東西。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