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藝術
  • 每週心得
  • 專輯評論
  • 燒錢紀錄
  • 研究筆記
    • 雜碎思索
    • 類型探討
  • 舊東西
    •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 A post-hardcore tour in Encyclopaedia Metallum
    • 嘴砲韓樂
    • 金屬筆記
    • 未分類
Weekly Nonsense

Top Featured: Bossk / Teen Suicide / Before I Turn / Citycop

- I am enable love indie rock / indie pop because of TEEN SUICIDE!


4/8
[New Album]
Bossk - 2016 - Audio Noir
※          ※          ※          ※
Bossk 這張作品,第一個曲目走post metal,我還以為通篇sludge,其實他穿插很多清新、不黏稠。尤其在《Kobe》這首非常有趣,他不斷的堆加,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編排,演奏類似 的段落,到最後爆發出來,很喜歡明明上一段落還只是單純骯髒的演奏,下一段落就大打銅鈸,鼓非常得有戲。

[Genre: Indie pop]
Teen Suicide - 2016 - It's The Big Joyous Celebration, Let's Stir The Honeypot [New Album]
Pill Friends - 2016 - Child Sacrifice [New Album]
Pill Friends - 2013 - Blessed Suffering
※          ※          ※          ※
Teen Suicide我以為只是很單純的indie pop玩意,流暢輕飄飄,又有jazz fusion的動態感,出奇的noisy / experimental橋段著實讓我大開眼界,像是《I Don't Think It's Too Late》在一般indie pop的曲子中加入雜亂卻又豐富的一軌。
在Teen Suicide的相似團中,我找到了Pill Friends。他們一聽就讓我很喜歡了,聽起來有點emo,像Weezer那種調調。

[Thinking]
雖然我對於indie rock或indie pop的區別還是不太清楚,但看起來indie pop是indie rock其中一種形式。
話說回來,我似乎更加釐清了當時mall emo的indie rock味道怎麼來的,早在走入mainstream時的Jimmy Eats World就是從這掛類似的場景而來。
indie pop說穿了就是那派現在看起來有點老的pop,在當時走著DIY路線,不過不能否認這派老老的60's pop + power pop後來演變成一種曲風,而非當初indepedant pop的本意。
因此說他們是emo有點捨本逐末,也只因為emo我回頭才去找這個熟悉的聲音。

[New Album]
The Word Alive - 2016 - Dark Matter
※          ※          ※          ※
對於TWA這張新作,幾首釋出的歌聽下來,我覺得有些部分像《Lighthouse》蠻口水,但是整起編曲就沒有那麼正向跟愚蠢,聽起來有點黑暗,可是還是看不出會有什麼新意。
但 整張聽完就會發現,這張作品不只是dark而已,還相當dirty,吉他tone實在太特別了,像在主打歌《Trapped》中八股的旋律下,非常破碎骯 髒的低音。像在《Sellout》這首,非常有活力跟暴動感,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breakdown,十足的sothern rock味、alternative的動感和不和諧感,加上朗朗上口的副歌,非常有Beartooth的調調。另外《Grunge》應該算是我最喜歡的曲 目,其實他感覺有點progressive sludge的意圖,有點惡搞、noisy 最喜歡這首,很像Feed the Rhino這類的玩意。而《Dark Matter》多了一軌,雖然吉他聲音應該是一樣的,卻多了一絲stellar。
撇除這些骯髒的部 分,這張作品還走著清爽黑暗系的路線,像是《Dreamer》、《Insane》,像《Face to Face》就有點Periphery式alternative metal。然後有好幾首就真的是《Lighthouse》那種pop/alternative rock,其實我聽聽就忘了。是說TWA曲子段落安排真的太老套,還有吼腔跟一直重複一個段落都真的很無聊。
結果又不小心review了這張作品…


4/9
[Genre: Indie pop]
[Genre: Indie rock]
[Genre: Emo]
Jimmy Eats World - 2001 - Bleed American
Jimmy Eats World - 2004 - Futures
VA - 1986 - C86
Buzzcocks - 1977 - Spiral Scratch
Julia Brown - 2016 - An Abundance of Strawberries [New Album]
Jawbreaker - 1990 - Unfun
Sunny Day Real Estate - 1994 - Diary
The Get Up Kids - 1998 - Four Minute Mile
Jawbreaker - 1995 - Dear You
※          ※          ※          ※
昨天聽了Teen Suicide的作品,激起我去挖掘indie pop/indie rock這些玩意的慾望,而我想到了90到2000年初期Jimmy Eats World大致上比較偏alternative rock,不過像《Hear You Me》這首,還有幾首類似的比較indie。

再一次聽《C8》,另個引起我注意的曲目是這個帶著punk的歌曲。

聽說第一次有indie這個詞是在Buzzcoksy這張1977年的EP,聽著覺得好龐克啊…

隨意抓又找到Jawbreaker的pop punk中保有punk/alternative的味道,現在另我困惑的還是像是Fugazi這類的團,怎麼接上這類的團而有同樣的label?
到 這首歌我嗅出oldschool hardcore, 而pop punk主因其實就是聽起來比較surfy,和Descendents有個相似的感覺。基本上我認為在indie rock的歷史中,pop punk並不是什麼新玩意,因為早有一些punk團採納了這些元素。而且Jawbreaker聽起來反倒比較alternative一掛的,說他是emo 我真的不太明白。


update: 往後找發現Jawbreaker在95年的作品被標籤上emo,他們本來就是punk/alternative起家,應該是90年中期受這個風潮影響才把這個元素入樂的。

再 一次回顧Sunny Day Real Estate《Diary》,在對於indie pop有新一層的領悟後,他們聽起來就像是sad indie rock + alternative rock,有力的音符中,還帶著post-hardcore的花俏,卻表達出一種濃厚的憂傷情緒,而這個就比較像我認知的emo,whiney、 melancholicm。同樣的味道也出現在The Get Up Kids,只是他們就比較多bright side,頓時開始後悔2011年沒去看他們…我沒真正參與過這個年代,但依舊覺得那時候真美好。


4/10
[Genre: Emo]
Mineral - 2007 - The Power of Failing
The Gloria Record - 2002 - Start Here
※          ※          ※          ※
Mineral後搖味道很重,當然少不了90末那個emo味,另個相關作品The Gloria Record,儘管緩慢,不過比較多indie pop的元素。

[Genre: Alternative rock]
[Genre: Post-punk]
Hüsker Dü - 1985 - New Day Rising
The Replacements - 1984 - Let It Be
Mission of Burma - Vs.
※          ※          ※          ※
依照我看封面的猜測,在DIY hardcore風潮的延續下,Hüsker Dü或The Replacements這兩個樂團第一張都非常punk,聽起來也著實是。
我認為他們並不同於那些不會音樂拿起樂器就一陣猛彈、猛敲的hardcore不一樣,那些樂團部分隨著成員年齡增長,就放下青年的狂熱。
這 兩個樂團在第一張後的作品就急速的轉向融合indie rock,在部分保有punk的力度下,聽起來有點彆扭。這也解釋過去我聽這類的團,像Hüsker Dü,只聽早期作品而找不到顯著和alternative的關聯性。同時我懷疑The Replacements同時將當時流行的搖滾樂成為他們作樂的素材。
接著另一和The Replacements相似的團,我盡力在捕捉其中的後龐味。失敗。結束這回合。


4/11
[New Album]
Before I Turn - 2016 - The Virus
Dmitry Demyanenko - 2016 - Insomnia
※          ※          ※          ※
Before I Turn這個小團開頭《The Virus》非常前衛,那個Nile式riff真的讓人無可自拔,整張作品氛圍很好,最後又用《Eternity》這個抒情歌作結尾。Beheading The Traitor上面少數讓我覺得值得一聽再聽的作品。
Shokran吉他手Dmitry Demyanenko的solo作品,Shokran是在Before I Turn的full stream影帶留言看到的。

[New Track]
幹,Darkness Divided沒有一首讓我失望!!


[What I Dig Out!]
VA - Gillian Carter, Messes, Wounded Knee, & City Cop - FO-60 4 Way Split 7"
Citycop - 2014 - Loner *?
CityCop - 2013 - Family Ties/Labors Of Love
※          ※          ※          ※
Twinkle skramz.
超級棒的skreamo狂亂的橋段加上indie rock,還有黑暗憂鬱的氣氛,Little Elephants已經很久沒發那麼棒的影帶了!!


因此我不得不,找了他們的整張作品來聽。堪稱今年我聽到最棒的作品!

清爽的吉他就能作出類似於blacken screamo的味道,可以說他們是實驗度很高的indie團,主唱的唱腔炸裂而情緒飽滿,和indie式的吉他聲形成強烈的對比。
Dream.B
標籤:weekly nag Weekly Nonsens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Recently Stoked

Recent Posts

Recent Posts Widget
The template is modified by the template created by Way2themes and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