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Thinking]
哭哭,今天來聽聽今年 Knotfest 日本場的歌曲,A Day To Remember 的《Naivety》真的讓人聽了很想哭,真不知道應該希望現場要擠到哭不出來,還是不要太擠可以好好享受表演。
Hoobastank 這團我從來都沒聽說過,這次第一知道就是從這次演出的陣容知道的,雖然主要不是想看他們,但跑去看其中一個以前從來沒聽說的團,真的有點羞恥啊⋯⋯
聽過後發現他們東西就是很那個年代的 alternative metal,就當是看另一個 Fightstar 的心態去看吧。(這樣聽起來就讓我熱血十足啊!)
對於現在有些 metalcore
樂團,他們無法讓我確切分類的搖滾部分,我都會說是 alternative rock 或 alternative metal。聽了
Hoobstank 發現,其實以前那個年代的樂團,也是有好大一部份算是 alternative
metal,而當今那些沒有特殊色彩的重型搖滾樂團,受著這麼影響,也是這個的潮流的一部份,相較於傳統金屬的 new school
派別。你可以說他四不像,但他就是屬於 90 年代以後的音樂。
10/18
[New Album]
In Her Own Words - 2016 - Unfamiliar
Chapter - 2016 - The Exchange
Mayfield - 2016 - Hollow Embrace
Stick to Your Guns - 2016 - Better Ash Than Dust [EP]
※ ※ ※ ※
inVogue
的新團,充滿著 pop punk 的正面能量,很像 EqualVision 底下的團,有 melodic hardcore 溫柔的部分,也有
pop punk 甜美的部分,算是這場旗下另個比較獨特的團。這場不是 melodic hardcore 就是澳洲套路的孩子們。
最近看到自己過去的紀錄中把
Chapter 當作第二個 Napaleon 看,但聽的時候好像沒什麼心得,所以就來重聽一次。這次認真聽發現他們有些許的 chaotic
與前衛,但是因為聽起來太壞了,所以十分 metalcore,但也有一些地方曖昧不明,比方說《Fighting Within》聽起來比較有
hardcore 味道的 metallic hardcore,其他首有些地方的吉他旋律又非常的 melodic
hardcore,讓人有點難以定位。
真正被我視為 Napolean 的替代品是 Mayfield,可老實話這團真的是 hardcore
化的 math rock,有點類似 Dependence 但沒有那麼賣弄悲情,雖然真的沒有 Dependence
動聽,但複雜度也比其他團更高些,可是就是氣氛情緒拿捏平平。
最愛的 Stick to Your Guns,他們歌依舊是 simple、catchy。像是《Universal Language》就是那種大合唱的節奏,第一首發出了的《No Tolerance》也是毫無冷場,他們的熱血非常符合我的胃口。
10/19
[New Album]
Chapters - 2016 - Clairvoyance
My Only - 2016 - This Room & You
Gift Giver - 2016 - White Devil
※ ※ ※ ※
Chapters,這世界上到處都是
Chapter,這團和 Chapter 不同團,這個 progressive metalcore,基本上達到我的標準,甚至可以說相當優秀。像
Periphery 一樣高亢高亢的唱腔,有時清亮像 Plini、有時厚重,相當有意思。最近在跟 Winds of Plague 巡迴中。
My Only 估計又是 Dreambound 找到的團,編曲方式很對我的口味,只是唱腔沒有算很喜歡,蠻無聊的。
Gift
Giver 似乎離開了 Century Media,並且從 downtempo 轉型成 Atilla + Sylar + Limp
Bizkit,這次更看中嘻哈這塊的氛圍,有著像是以前 Sylar 的氣氛,但並不像 Attila 那種玩弄女人、菸酒與毒品的壞度,仍保留著 nu
core 的特色,但依舊可以發現他們趨近於 Attila 使壞的感覺,其中《Cruisin' the Chevy》這首 Justin
的唱腔真的是像極了 Limp Bizkit 了。
10/20
[New Album]
- [Label: Sub Pop]
The Notwist - 2016 - Superheroes, Ghostvillains & Stuff
The Notwist - 1995 - 12
The Notwist - 1991 - The Notwist
Goat - 2016 - Requiem
Nothing - 2016 - Tired of Tomorrow
※ ※ ※ ※
實驗Sub
Pop 上傳了兩張整張專輯,其中一張來自 The Notwist 這個 indie rock 樂團的新作,其中不乏融合著帶實驗意味的
post-rock,一些稀奇古怪的聲音敲擊、相當不潮流的電音橋段,偶爾又回到中規中矩的 indie rock 優美橋段。 Wiki
上看到了後來的音樂有 glitch-pop 與 indietronica 的標籤。隨著 Martin Gretschmann
的加入《Shrink》這張開始轉型,接著《Neon Golden》嚐遍大紅,在各大榜單上留名。不過我更感興趣的是他們早期的
post-hardcore 與 alternative metal 作品。
《12》感覺就只是 indie rock 和弦用力了點,於是到更早的 debut album,就是一個 hardcore / 吼腔 / 有一點點 indie / 無力感 alternative metal。
Goat 應該是 indie-folk 之類的東西,旋律非常吸引我。可是我才聽兩次 Sub Pop 就把他下架了!!
Nothing
忘了是在哪個金屬廠牌挖到的,這個樂團吉他兼主唱 Domenic Palermo 的境遇非常有意思,很難想像過去他待在一個血氣方剛的
hardcore 樂團,因為暴力事件入獄後,開始思索過去種種的事情,於是轉變組成了
Nothing,溫柔飄渺並堆砌起厚重的音牆,團名也同時道出他不像以前那樣憤怒,很多事情只是「nothing」而已。
10/21
[What the Fuck]
幹,這倒底是殺洨?
http://calibertv.net/news/breaking-news-danny-worsnop-returns-to-asking-alexandria-denis-out/
BREAKING NEWS: Danny Worsnop Returns to Asking Alexandria , Denis Out
為什麼我要看沒有 Danny 的 Asking Alexandria?
有完沒完,又簽這種團,所以我說 Gift Giver 呢?
[New Album]
Dayshell - 2016 - Nexus
※ ※ ※ ※
上次朋友拿給我聽 Dayshell 我真的猜不出來!誰那麼前衛去了啊?
真的聽這張發現其實也不是那麼複雜,也算順耳好理解,又有點微 djent,回想跟之前的作品比較來說,也不算有太大的改變,但非常突出,《Master of Making》這首酥麻感十足。
10/23
[New MV]
what.the.fuck?
10/25
[What I Dig Out!]
[New MV]
好啦,這幾天都在練歌 QQ
10/27
[New Album]
FOES - 2016 - The Summit Lies Skyward
Trophy Eyes - 2016 - Chemical Miracle
※ ※ ※ ※
FOES 這張有點太輕了,但就一個酥麻感跟 folk 走向的歌曲來說,算是編曲很有意思的一個。挺注意《Sworn Host》這首。那時候從本地聽的,不知為何聽起來蠻輕的,輕到有點失望。
pop
punk 與 melodic hardcore 這兩個 label,往往聯想到的第一個詞彙就是
easycore。但這團似乎難得的脫離這個領域,可以說是這類型當中,我聽過最有意思的一張作品。pop punk 這部分我想點綴居多,又或是流滿著
Jawbreaker 的血液,讓他們與其他團不同?這團有著 indie rock
相當清新的特質,像是這兩首呼吸系列的歌曲《Chlorine》、《Breathe You In》,另外《Rain on
Me》密集的鼓讓人不禁聯想到 dark hardcore,這首真的並非一般的pop punk,還作出 Black Sabbath
那種又髒又岸的感覺。
10/29
[thinking]
懶得跟別人吵,智商層次面上的問題,以至於無法溝通,我就在這裡自己想想吧。
其實我以前,高中也是會酸別人聽的東西,覺得自己聽得好棒棒、最高尚、最非主流這樣,還笑了聽
DT 的人、鄙視聽流行樂的人 —— 至少 2008
年那時候韓樂還不是算很主流。可是也因為同時聽著韓樂,也許對流行樂這塊鄙視力度就沒那麼大,而且往往都是有腦弱的不是因為音樂本身,歌迷才是惹人厭的主因。
回過頭來說,台灣的搖滾場景真的不興盛,你會看到有些主辦也很努力在把表演者找進來,沒有良好的宣傳,你也能看到有人乾脆自費來辦,這種人真的是非常瘋。可是聽眾方面,對於演出冷感,不可思議的是聽這團、卻不知道這團的現象,我想是因為不是成塊健全的發展所造成的;或是說聽這團,卻嚷嚷說沒錢、場地爛、主辦爛之類的理由而不支持演出,變相的也是讓這塊在台灣的發展,變得相當畸形的一個推手。不願有實質的行動,再加上不間斷的訕笑與嘲諷著實質有努力的人,總是有這種奇特的人。
再去了日本,我深刻體會到這真的是文化、民族性上根本差異,大家對這個文化沒有共鳴,憑什麼要原來聽這裡原有音樂的人,去接受一個外來音樂呢?況且國外文化來台灣的整體景象想要完全複製,可是華人做事方法是什麼呢?往往想要便宜行事、不嚴謹,做出來的東西總無法像日本那麼完美,加上低劣的群眾素質,從聽眾數量到真正有在聆聽的這塊人的想法成熟度,這就是毀了的主因,場景怎麼起得來?有意思的東西又來了,這些人接著再去砲不聽的人,再找一堆理由不支持,跟只想撈錢的主辦半斤八兩。就算有些主辦不是致力於這個文化在這裡的發展,好歹也是賠錢出力了。
[New Album]
Various Artists - 2016 - Rock Sound Presents- The Black Parade Tribute
※ ※ ※ ※
這個是 My Chemical Romance 的 tribute complication,本來就對這團普普了。不過沒想到 Bert 的聲音可以那麼清澈而非甜膩。
10/30
[New Album]
The Dillinger Escape Plan - 2016 - Dissociation
Planes Mistaken For Stars - 2016 - Prey
Breakdown Of Sanity - 2016 - Coexistence
※ ※ ※ ※
對我來說還是
The Dillinger Escape Plan >> Norma Jean,這張也一樣不是首首都用 spazzy
的方式,第一首那個變速真的超帥的,還有《Low Feels Blvd》也是狂亂到不行。其他首則是營造詭譎而厚重的感覺,有點像是馬戲團那種風格,但
riff 不像一般前衛,是不和諧的 mathy riff。另外這次加了很多奇異的元素,像是《Fugue》這首有
breakcore,其他也有噪音這類的。
得說 Breakdown Of Sanity 這張真的讓我蠻喜歡,要壞夠壞,還有點 Attila、Upon A Burning Body 的味道。
[New Track]
ex-A Bullet for Pretty Boy's vocalist + Silent Planet's drummer + For Today's guitar and bass + Signed by Nuclear Blast
DEP is dead but new mathcore band comes!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