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最愛。
發現 Topshelf Records 有好多團,有著淡淡的韻味,讓人十分著迷。
True evil shit.
ex-The Faceless frontman "Dereky Rydquist" x The Dillinger Escape Plan "Liam Wilson"
[Progressive Metalcore] The Artificials - 2017 - Heart
[Progressive metalcore / Ambient / Experimental / Instrumental] Earth Brothers - 2017 - Life On Earth: What Was, Is, And Will Be
[Progressive Metalcore, Djent] Vitja - 2017 - Digital Love
※ ※ ※ ※
progressive
metalcore 這類型加個 female vocals + screaming vocals 真的非常新奇。而且 Sarah 聲音跟
Shontay 真的超像的,而且沒什麼過分矯揉造作的唱法。根本是 Saviour progressive 版本。
Earth Brothers 的作品 ambient 部分不賴,不過有些想作出 heavy 的橋段不是很驚艷。
無聊轉而聽了個小團
Vitja,他的標籤根本錯了,他決不是 prog metalcore,現代味十足的 metalcore,還有點 nucore
、alternative rock,此外主唱清腔有點像 Chris
Motionless,而吼腔不是很好聽。不過我似乎從他們重拾對這個類型的熱情了。
3/29
[Metalcore] While She Sleeps - 2017 - You Are We
[Porno Goregrind-Cybergrind] Sex Cum Talk - 2017 - Sexy 2017 Demo
[Post-Hardcore, Alternative Rock, Electronic] Imminence - 2017 - This Is Goodbye
※ ※ ※ ※
WSS 又來個亞巡了,台灣來三次了啊。到底是誰特別愛,還是票房真的好啊? XD
對他們走向比較無感,新作有些不和諧的玩意,不過感覺是更油了點。這張比較喜歡《Empire of Silence》這首,如果 setlist 有這首,而且要跟 Enter Shikari 一起來我才要去喔(揪咪)
Imminence 轉型的同時,我覺得《Diamonds》真的是爆炸情緒好聽,歌曲簡單的一直在腦還回想。無聊小研究一下他們,這些傢伙曲風怎麼每次都不大一樣啊。
3/30
Various Artists - 1988 - The End Of Music (As We Know It)
[New MV]
Damn perfect. 但別再數人家撥頭髮幾次了啊。
[Melodic Hardcore] Various Artitsts - 2017 - Young Mountain / Vivre Sa Vie / La Petite Mort, Little Death Split
※ ※ ※ ※
這張三團 split,我真的不期待他們是如此有意思且 underground 的聲音。
Young
Mountain 是那麼 screamo 樂團,《Pilträdsvillan》這首讓我覺得,明明後黑跟 screamo 沒差呀!另外 La
Petite Mort, Little Death 同時混合著 2000 年 post hardcore 的味道,像是 Glassjaw、At
the Drive-in 一般。唱腔是那麼的 harsh,可是編曲更加溫柔一些,更加的 indie / math rock。好喜歡《This
Name Rings a Bell》這首。
3/31
任天堂恐龍要出現了?
[Post-Hardcore - Alternative Rock] Falling In Reverse - 2017 - Coming Home [Deluxe Edition]
※ ※ ※ ※
這次 FIR 感覺沒啥宣傳,以往都是旗鼓張揚的。一樣轉型明顯,然後這個轉型又讓我更加喜歡了…,真糟糕。除了《Paparazzi》與少數一兩首,還有我比較討厭的 pop punk 味道。其他幾乎轉向現在很流行的英國/澳洲味。
4/3
轉型嚕,怎麼沒人開幹啊…?
[Epic Black Metal] Orm - 2017 - Orm
4/4
換場又進軍澳洲的意思嗎?
之前就看過 MV,今天看到 behind scenes 後又再看一次,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 Ice Nine Kills。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團,音樂上鋪陳的味道跟 CtE 上一張很像,但是整體的主題與拍攝手法更有層次。怎麼可以只有 13 萬人看!!!
原來他們是真的跑去 Outloop 了。
回來了 <3 br="">
Iron & Wine - 2002 - The Creek Drank the Cradle
[Grindcore-Mathcore-Post-Metal] Nonverbal Codes - 2017 - Kodokushi
[1990s, avant-garde, contemporary classical, experimental] Otomo Yoshihide - 1999 - Cathode
※ ※ ※ ※
Nonverbal
Codes 這張作品相當獨特,post metal 的想像中,多半還是參有 post rock
的味道。然而《Kodokushi》卻是一個完全黑暗系的走法,有著非常濃厚、毀滅性的 doom 味,混亂卻緩慢的詭譎
riff,偶爾交錯著一些大混亂。
3>
4/5
[New Album]
[Progressive Metal - Mathcore] Deer Hollow - 2017 - Deer Hollow
[Doom, Post Metal, Dark Wave, Cold Wave, Experimental] Buioingola - 2017 - Il nuovo mare LP
[Melodic hardcore] Valley - 2017 - Dark Tears / / Bright Smiles
※ ※ ※ ※
Deer Hollow 這張作品聲音上聽起來相當粗糙。Buioingola 有金屬,又有極為黑暗的氣息,比起 drone 我比較能懂這個。
[Recommend By Others]
Kekal - 1000 Thoughts of Violence
※ ※ ※ ※
朋友推薦的作品,蠻稀奇的前衛作品,但同時也有黑金的氛圍。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