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今年沒有太多時間聽仔細聽音樂,但嘗試多方涉略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樂團、講座與紀錄片。
看表演上,整體以 indie 掛居多,主要是他們場辦比較多,在台灣的環境比較好,也有幾個完售場。接著再來就是必去的 22Records 或惡月上昇辦的表演,今年跑 Revolver 也不少次。當然原來 Icon 或 Alive Promotion 會辦的表演,已經是固定名單了。 對於有幸看到 I See Stars 甚至聽到 《Filth Friends United》真的非常感動。有意思的是不管怎樣 Rhapsody 還是比部份的 metalcore 場多很多人。
在專輯方面,我首先必須推薦的正是 Citizen 今年的作品,這張真的是太迷人了,聽了幾次都能從不同首,挖到值得欣賞的地方,整張作品百聽不膩以外,又能越聽越喜歡。還有雖然發行一陣子,我才聽的 Free Throw,朗朗上口的幾個曲目,也讓我愛不釋手。Boneflower 的 《Empty Rooms, Full Bodies》是在 2018 的頭幾天才有機會聽的,但不得不說,這張作品並不是很單純的 screamo 作品,他融合許多旋律、清腔的部分,讓他不是那麼老套。最後還有初幾次聽覺得很動聽的 Vacant Home,但好像比較容易覺得了無新意。最後有點沒啥記憶的 Patrons,需要再聽一次回想起來。整體上我比較有印象會推的團都偏向 emo / screamo / melodic hardcore,這三年聽的東西好像有點定型了。
- Citizen《As You Please》
- Free Throw《Bear Your Mind》
- Boneflower《Empty Rooms, Full Bodies》
- Vacant Home《Reflect, Respond EP》
- Patrons《As Above, So Below》
還有幾個作品,雖然稱不上到像上述幾張作品那麼吸引我,可也是 2017 年讓我覺得值得一提的。雖轉型得朗朗上口,但歌編的十足好聽的 Imminence,相比 Asking Alexandria 的作品,就知道轉型怎麼轉才叫有誠意。我真的秒選 Imminence 的歌來聽。還有同樣變得很特別的 Falling In Reverse,但感覺廠牌沒給很多 promo,默默就直接發豪華盤。FIR 的外太空主題,讓他們從 pop punk 導向到現在,顯得更加成熟。接著有個澳洲來的,在場景應該不算太有名的 Polaris,Hellions 的活力,帶一點 Ocean Grove 味的 alternative metal 節奏、以及當代 metalcore 的空間感,正是他們給我的感覺。
- Imminence《 This Is Goodbye》
- Falling In Reverse《 Coming Home [Deluxe Edition]》
- The White Noise《AM / PM》
- Veil of Maya《False Idol》
- Polaris《The Mortal Coil》
- Shadow of Intent《Reclaimer》
還有兩個基督教 metalcore:
- Earth Groans《Renovate》
- Gideon《Cold》
Nothing Left 或 John Frum 2017 年的發行,對我來說都無法像 Gideon 或 Earth Groans 這兩團的新作那麼喜歡。得題一下 Earth Groans 這支新秀,他有 hardcore 的直爽,但他更接近 death metal 掛那種厚重、暴力感,而這是早期那些樂團所沒有的。
還有幾張 2016 年發行的專輯,錯過了我十分悔恨在 2017 年聽的作品:
- Dehumanizing Itatrain Worship《μ'sick》
- Au Revoir《Veles》
- Alistair Hennessey《The House We Grew Up In》
奇特的中國動漫 slamdown Dehumanizing Itatrain Worship,Au Revoir 兒非常有力度的 post-metal 團,還有 Alistair Hennessey 結合了柔和以及一點神經質元素的作品。
是說 At The Drive-In 回歸的第一張作品,我對他們新作共鳴度普通,但反而 Envy On the Coast 回歸更讓我有以前 At The Drive-In 的感覺。
在 2017 年,挖到了兩個另我很關注的廠牌:
- Topshelf Records
- Good Fight Entertainment
如果能在細聽 Cryptodira 的《The Devil's Despair》,相信會有不少收穫。
還要題一下,2017 年我覺得最逗趣的 MV:
以及沒追到,補下載的 Aburden《My Old Friend》。如果我有聽,應該也會列在最前面喜歡的專輯清單裡。
同時我也開了幾個研究主題:
- Jazz vs. Rock
- Connection between mathcore and progressive metalcore
- Deathcore 怎麼來: 那些受 death metal 影響的故事
其中第一個主題在研究 jazz 與 metal、punk 之間的關係,他被我遺忘甚久,甚至到寫這篇回顧我才發現這個他。為了研究這個主體,我聽好一些樂手 Albert Ayler、John Coltrane 還有 Miles Davis 一些我真的也不太熟的作品,甚至也去聽了謝啟彬那個爵士入門的講座。我覺得好像回到國高中上音樂課的感覺。可惜我認為這個講者講了太多次,以至於他忽略我想要知道的東西,而進階的表達一些他的想法。當然這也關係到許多的背景知識,我也不甚熟悉,他無法直接的在那些基礎的玩意打繞。因此,我參加了兩場後,認為還是補多一點背景知識再去會更有收穫。
再來還有我在下半年,花了非常非常多時間探討從 mathcore 到 progressive metalcore 的故事,不過這篇還差了一些部分,比方針對 Basik Records 以及最重要的,針對 2010 年後的 progressive metalcore 的研究。而最後一個主題是因為看了 Devourment 而開坑的,只打了個開頭,最可能被忘記。
另外我有感興趣的兩個主題,礙於時間關係也是沒有太多深入:
- anarcho punk
- emo hip-hop
第二個主題有可能在今年開始研究,也有可能研究之後又被擺著。
從 2017 年的心得到對許多主題研究,但都無法收工到後面心得也沒什麼時間寫的窘境,老實說我對 2018 年真的不是那麼樂觀。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