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藝術
  • 每週心得
  • 專輯評論
  • 燒錢紀錄
  • 研究筆記
    • 雜碎思索
    • 類型探討
  • 舊東西
    •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 A post-hardcore tour in Encyclopaedia Metallum
    • 嘴砲韓樂
    • 金屬筆記
    • 未分類
Album Review

Album Review: Oceans Ate Alaska "Lost Isles"


據說會讓人很失望但我很期待的Oceans Ate Alaska,相較過去,聲音轉而非常freshy,但依舊保留chugging forever特性,編曲支離破碎,不是很順暢,有做出一點ambient/mathy,但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記憶點近乎沒有。只是我仍舊不會收回我對於這團的期待,因為他們作出了一點和這場景不太一樣的東西。很像OM&M那種清新nu metal/alternative rock的風味,可OAA卻比較jazz influenced,如果能統合一下整個編曲,可以帶出一個有別於以前mathcore時代更進一步ambient優美的新聽覺感受。

為這奇妙的作品作個review吧。第一首intro真的讓我跌破眼鏡,怎麼如此超乎我意料的破裂?有許多很白爛的空弦橋段組合,我想說--不是非常好聽,有點像I See Stars電音點綴,可已經從一種mashup晉升到mess up的狀態,到連我都有點吃不下的感覺。轉變太大,我說那種轉變太大還不是一個融合元素多或橋段多的轉變,而是在我還沒想到下一秒要發生什麼事,結果就被拉拉扯扯的莫名其妙…橋段已成碎片…鼓很強,吉他亂糟糟的。
接著關於正曲《Blood Brothers》,一並提提早釋出《Vultures & Sharks》、《Floorboards》,其實他們都幾乎踩在我的理解邊緣,有人稱他們轉變「太快」,當時我就抱持比較正向的想法,因為只有幾首歌釋出還不是整張專輯,而且很多段落我都超愛,像是《Floorboards》後面,聽了有種「拜託,繼續!!」的感覺然後clean突然進來就軟掉了。在捍衛他們之後,聽了這張專輯才發現,真的不要太樂觀,像是《Downside》竟然帶入pop punk走向,歌曲怪異度是提升,可是比沒有讓整張作品有個完整性。儘管轉換的很酷、很妙,可是我聽不懂啊啊啊啊!
不過其他首也有很多令我注意且喜愛的部分。像《Linger》一些progressive的不和諧、後半部post-rock/melodic hardcore,如果他們能把這些段落再延展一定會讓我愛死。要說整個我最愛的歌應該就是《Part of Something》,那像The Arusha Accord的開頭我簡直愛到炸,之後又轉有點ambient的味道,兩個線都算發展完全,再最後又交會,合成一首歌。



他們保留過去progressive的味道,只是聽上去更加清新,而非copy前一陣子紅炸的d-jent團進來。這張作品有倒吃甘蔗的感覺,interlude後都讓我很喜歡。《Over the Edge》、《Entity》都很奇怪的合我胃口。可惜唱腔有時候太低,不是很習慣這種曲風用低音。最後一首《Mirage》,開頭也是打post-rock/melodic hardcore登場,之後不知怎麼帶的進入technical到一個發癲,根本Ring Of Saturn上身。我是不曉得為什麼大家都吃OAA就是不給Design The Skyline一個機會?
Dream.B
標籤:weekly nag Album Review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Recently Stoked

Recent Posts

Recent Posts Widget
The template is modified by the template created by Way2themes and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