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bound 推廣第一團 In Vice Versa 現場
Dreambound 這個 promo channel 推廣的樂團,目前至少有三團來過台灣了,而我錯過了兩團,In Vice Versa 是我開始關注這個頻道的第一團(嗯,所以 Dreambound 有沒有上傳 BAAO 呀?)。那時候在那個頻道發現了他們的作品,整體上蠻 catchy 的,不知為何感覺到了一絲 Retrospect 的味道,進而發現果然是泰國團,這當然要許願一下。這個願望還蠻快就被滿足了。他們的歌曲我也大概只聽過那首被 Dreambound 推廣的《Sunseeker》。而到了現場聽其他歌,感覺這團本體上還是有很重的 metalcore influences,再加入 melodic hardcore 元素,現場感覺蠻不錯的,只是因為是小團,所以聲音感覺還是有像是免費舞台一樣的悲劇,而接連聽到的東南亞團像是 KAPITAL 或我看到直接閃人的 ANNALYNN,聲音都不太好。順道一提,這次舞台的規模也是跟上一次在洲際棒球場相比有弱掉的感覺。好啦,兩天 1000 多的門票還要什麼,覺得魔你妹 XD
叫了很多次終於看到的 Future After A Second
記得第一次知道他們是在他們某一部 MV,驚訝台灣團竟然也有人有 nucore vibe 的團,嚷嚷想看現場很多次結果都沒去,而這次總算把握機會了。
這團值得嘉許的部分在於樂手充分發揮 backing vocals 的功能,整體配合的不錯。只是有歌寫的不太好節奏很怪,但我也不知是哪首。至於 rap 這方面,我覺得他們還需要多增進的地方,對於韻腳的設計、flow 的掌握都不太行。一些聽起來不錯的橋段,我想只能算這方面只能給個及格分數,而玩轉的方式也就那幾招。
基本上這團就是 metalcore inclueces 很重,然後有別於台灣場景多數團,有 nucore vibe。我是覺得如果 moshable 橋段多一點,感覺爽度比較高。建議他們創作多聽點 hip-hop、slamdown 或是 grindcore 之類,甚至是一些不相干的玩意,會讓他們的比較豐富些。
流血ブリザード / ROACH / Crossfaith
幾個日團都是不知道要做什麼或沒打算去看,剛好路過就被吸引進去了。不得不說真的十分、十分敬佩日團的活力以及細膩度。如果沒錯的話,依照 流血ブリザード 的裝扮應該是 street punk,而且那時候好像有帶我們喊 Oi!?說真的我不懂 UK 82、D-Beat 或 Anarcho-punk 這類的玩意,只想說在這個表演者的演出中,體驗到一個實際且過去從沒有感受過的場景。不想管他是什麼分類,但這真是很有意思,也值得親身在場的演出。除了非常明顯的 80 味龐克,突如其來很靠北的充氣娃娃以及莫名像是丁字褲的換裝,最後來個假面超人之類的舞蹈,都讓人在現場體驗到一個過去未曾感受到的現場演出。真的是非常吸引人。同樣 ROACH 也是在一旁開著就忍不住闖進去看的團。儘管早上已經因為 Secrets 跳到雙腳沒力,但這團親切、幽默以及帶氣氛的的功力真是不容小覷。編曲紮實,沒有日本多數樂團的大雜燴感,除了日本熱血的搖滾味,還加入了點偏美式的橋段。在我的經驗中,美式總是給人來了就上、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感覺。只是處理不好就感覺這些人怎麼這麼隨便。我認為日本團在舞台上的活力,是來自於他們對做一場表演,敬業的態度所推動出來的,畢竟多數東亞人都還是比較害羞的。不管狀況如何,目前我看過的日團總是將本分做的很好,而美團真的可以不想表演就會隨便做給你看,身為觀眾真的是感覺的出來。此外,日本團在串場的橋段也格外用心的安排。尤其是 Crossfaith 就很會。他們可以把東亞人,在美帝主導的重型音樂中難以表現的魅力,透過精心規劃好的橋段,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我不感覺這些進場、SOLO 等橋段是隨性出來的,這些橋段真的比任何一個美團的表演還要動人,儘管某種程度上這些編排過頭就會有點矯作,但也真的沒看過美團這麼認真在這種刻意的演出上。Crossfaith 算是有在不過分矯作與不過分隨性之間,抓到不錯的平衡。
Crossfaith 對我的吸引力比 ROACH 還強烈。ROACH 我還是有些部分是在後面坐著休息,而 Crossfaith 開始之時,在 Secrets、Crown the Empire 的摧殘下,本來已經打算落跑回去睡覺,只是在後面看著看著,就決定跟朋友衝進去了。這是個非常潮流的電音跟金屬的結合,置身在同時有這派對味與重型音樂圈子的衝撞當中。此外,他們帶氣氛的方法有很多美式的風格,但同時也可以看到他們在整個演出上用心細膩的地方,我認為這絕對是在美團感覺不到的。畢竟他們的歌可是連阿嬤也忍不住站起來鼓動的啊!
我以為我在山海屯,原來是 Warped tour 呀
雖然 Secrets 真的是一個不值得聽整張專輯,無聊斃兼成員分崩離析,吉他手清腔又要硬撐的團,但還是要說他標準的美式 metalcore 與 pop punk 氣息,完全給人一個 Warped tour 的感受。表演的歌單把所有經典曲目,跟這次這張僅有幾首不錯的新歌拉進來,算是 Secrets 精華特輯,這安排的還不錯。如果要他們表演 full album set,啊,我還真不敢想像。除了這個優點以外,他們現場的功力也是有到位,雖然我覺得 Wade 的 screamming 跟 Xander,還是有那麼幾分差異,有些部分不是很習慣。但就算他們歌單編排在好,歌本身就是…?有時候聽到還是覺得:「欸,你副歌到底要重複幾次啦!我跳的好累,可以停了嗎?」這次 Crown the Empire 亞巡有帶布條真是太讚了。可還是要說,如果他們五年前就來的話,我想會更切合當時候自己的聆聽口味與想看的時機。在 2016 年以後,感覺自己聆聽的東西慢慢開始有些轉變並且定型。儘管 CtE 在 metalcore 是十分獨特的存在, 《The Fallout》、《The Resistance: Rise of the Runaways 》,我想除了那個消失有點久的 In Fear and Faith 可以和他們相比以外,concept album 的作法真的在一票 metalcore 團中不算常見,從《The Limitless》這種沒特色的 electronicore 轉型過來,讓人十分驚豔。相比 Secrets,他們最理想當然是以某張專輯為該場歌單的 full set,會更引人入勝,不過我知道這已經錯過了,而就算有機會,身在海外這也更難。所以他們的歌大就是經典曲目連播,而其中意外的還有《Fallout》中其他幾首,還真是意外收穫。
回頭看了看那時候對《The Resistance: Rise Of The Runaways》的 review,其實算是有點感慨,四年前了啊!
https://dream-b.blogspot.tw/2014/07/this-is-shit-not-review-41.html
還順便問到了那時候 Zac Johnson 的事情,那時候可能沒想過這輩子有機會可以當這他們面問這件事吧!真想告訴四年前的自己這件事,那時候要是知道四年後有這個機會,應該真的會很瘋。
弄走問題吼腔後,沒有吼腔的 CtE 現場,覺得其實其他樂手作 backing vocals 配合其來真的也是不錯。當然我還是會有種:這不是完整的 Crown The Empire(雖然他本人沒什麼貢獻 XD)而關於這件事, I See Stars 也是一樣,他們來了後吼腔也被趕走了,然後一樣轉型。至於 Secrets 來,成員也是換到只剩下一個(沒機會問 A City Serene 的掛)。這讓我在「有機會看到就好」以及「想看時機已過」這兩個想法中互相拉扯。也許幫過去的自己圓了夢,但現在的自己卻想追求不同的東西。這是這兩個表演者看完後,讓我感觸比較深的地方。
我想 CtE 很驚訝台灣的熱情吧。尤其在大家在某些間奏的部分,一直「嘿嘿嘿」,儘管一開始我有種「這三洨」的感覺,但看著 Andy 的反應,像是又驚又喜一般。有時候自己還是不經意把美國場景跟台灣比較,也期許台灣能模仿、複製的跟美國一樣。但試問這有什麼意思?活在台灣,但要美國風格,那就該滾去美國體驗那的場景,而非批評在這裡發展的外來文化。這麼喜歡原汁原味,就去看布袋戲好了,不然跟某些滯台南美人,成天精神分裂,有什麼不同呢?
Enter Shikari!!!!!!!!!!!!!!!!!!
不得不說 OBSESS 我真的是聽到膩。上次在火球祭免費舞台,因為聲音不怎麼理想,讓我有個「乾脆不要看 OBSESS 好了」的想法。只是結束後,《Walking in the hell》一直在我腦海迴盪著。結論是之後有機會看 OBSESS 我應該還是會繼續看的 XDOBSESS 結束後,終於到了第一天的 headline Enter Shikari。常常都一直真情呼喚,希望有機會看到他們現場,果然 Alive promotion 又再次讓人圓夢了!想想十年前,在教室聽著《Mothership》,被這奇怪的電音、metalcore 結合的音樂,大感震撼。他有著有別於 I See Stars 的魅力(那時候真心覺得 ISS 太 gay 了,不是很喜歡 pop punk),古怪的歌名,像是《Sorry, You're Not a Winner》、《Ok, Time For Plan B》,還有詭異的團照,都讓他們在我初接觸一狗票的 metalcore 團中,給了一個獨特的印象,在我心目中也佔了特別的地位。還有個重點是他們成軍十多年沒解散,而團員也沒更替,就讓今天這麼一切都發生了。儘管,我覺得他們新專輯有點流入口水。
還是要再次強調,能看到 Shikari 真的是真心跪謝!我從沒想過我可以在自己的國家看到他們,就算能夠跑日本看,但在自己國家看到就是非常不同。我從沒想過竟然就在 《Sorry, You're Not a Winner》可以跟著拍手。每次看他們 live 到,到後來訂他們頻道,讓人羨慕的 recap,我內心跟著拍手多少次了。唉,雖然第二次拍手被一堆不懂梗的人給毀了。只是今年開始他們不再唱《Mothership》,讓人想怒吼,台灣歌迷從來沒聽過這個的現場啊!不公平!!
從稚嫩的青少年樣,到一個大團的老練感,有個走實驗文青的調調。其實怎麼說,我還是喜歡前者未經琢磨、還是個青少年的感覺,他們以前早些作品聽起來都比較乾澀,並且空間感也做的不是很足,但經過幾年的琢磨,現場的舊歌聽上去就飽滿許多,但也許我還活在老年代,現在看到他們,某種程度上也是有點錯過最好的時機。只是還是要說 Enter Shikari 最獨到的地方是在於,他們一直在求新求變,從他們 mid 00s 的現場、10s 到現在 end 10s,同首歌現場給人的感覺總不太一樣。回想幾個來過台灣的美國 metalcore 團,多半還是把經典曲目演繹過一遍,我想也不只他們,許多演出者都是這樣,也這樣就夠了,這樣就能博得滿堂彩。Enter Shikari 有看頭的其中一個點就在此,可是這次我覺得好像沒有看到太多鍵盤的 solo 橋段,非常可惜。而當然本身的曲風就相當獨特,除了音樂上是電音與 metalcore 的結合,舞台動作表現也是我認為他們非常值得看現場的原因。比起過去比較傾向誇張的舞台動作,這次的現場我看到了比較像老了跳跳舞這樣,但也許舞台不夠大,沒有機會讓他們發揮。但和看過的一些其他表演,也依舊是有趣,只是跟過去的他們相比,就感覺「那不是我期待的 Shikari」。是說每個人,除了鼓手以外都要跳下來一下。但實在話,我真的很難冷靜、客觀的去注意並評斷他們的演出。因為對這團真的是期待太久,哪怕幾個熟悉的幾個音,都讓我興奮不已。我保證,這絕對會是我會想再看第二次的現場演出之一,求 full set。
後話
當然在魔你妹之餘,有幾個缺失必須被討論與提出。這次在演出流程,算是十分順利,而時間的掌控,也在合理範圍內,整體上以觀眾的角度來說,算是個成功、完滿的活動,跟之前幾個國外團相比,我感覺這幾支歐美樂團對於這次在台灣的演出,印象應該是不錯的。而且還有許多居民似的過來同樂,我認為這在推廣上也是蠻好的。只是我感覺到這次工作人員訓練十分不足,最明顯能夠感受到的莫過於,看演出時被前排工作人員擋到或是前排工作人員往後看表演,又或是回頭看表演兼錄影…。我能理解這些無薪志工的情況,但擋到觀眾看演出,以及近乎毫無用處的在前面也不需要接人下來,這我還真是有點無法接受。要在沒工作時去玩幾場是無可厚非,但在工作的時候,應當專心做好當下的職務。而且跟上上一次在洲際棒球場的品質想比,規模感覺也是降級了。不過下次看到想看的團,還是會一樣會報到,畢竟台灣敢做些特別的事的團隊真的沒幾個啊。然後在此一次噴發願望:我想看 Surroundings 還有一狗票 melodic hardcore 團,求 UNFD 旗下團,求 nucore 團!!求 Upon A Burning Body!!!
最後補充本來是補在 CtE 心得一部分的一段,但我想把他拉到這篇文章的結尾也許再好不過。
我對自己有個疑問:「你覺得以前做推廣到底有沒有帶起,或多或少的影響台灣的這個場景?」其實有一年 Icon 對幾乎要亞巡的 modern metalcore / hardcore 團場場接、場場賠,接著讓人不可置信的山海屯第一屆陣。那時候也還算在很想看這類表演的範疇內,但印象中上述 promotor 接的比較多都是 00s - mid 00s 成團的,某種程度上,四年前那些殷切期望的,也算部分滿足了吧?而隨著這次兩個 10s 團的結束,不知為何讓我著這些複雜的感覺。思索了很久,也許答案依舊是「時機已過,現在的你已經對這個場景興趣沒那麼大了。」
總有這樣的感覺,會不會這場的結束,是我準備要淡出跑這些 metalcore 掛演出的一個起頭?
啊,不過我還想看 Palisades,可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