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藝術
  • 每週心得
  • 專輯評論
  • 燒錢紀錄
  • 研究筆記
    • 雜碎思索
    • 類型探討
  • 舊東西
    •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 A post-hardcore tour in Encyclopaedia Metallum
    • 嘴砲韓樂
    • 金屬筆記
    • 未分類
燒錢紀錄

Attila in Taiwan 2018: 這些洋人 pussies 台灣人高粱都當水喝的

Deathcore 也未必那麼嚴肅的東西,像是 The Irish Front、Dr. Acula 或 Arsonists Get All The Girls,透過 deathcore 傳達幽默與搞笑氣息,這些樂團的存在,都讓這個類型更加多元豐富。而後來像是 Betray the Martyrs 結合交響元素,或一些兇狠的 chugcore 玩意的脈絡下,那些有著玩鬧性質、滿滿豬吠,同時也受一票骯髒 grindcore 影響的 deathcore 似乎逐漸淡出目光。而 Attila 就是場景上發揚這個風潮的中流砥柱之一。他們延續了 deathcore 中的玩鬧的氣息,並搭上了現代 metalcore 和 nu metal revival 的風潮。

不知道在台灣有沒有機會看到 Emmure、Upon A Burning Body 或 Cane Hill,但台灣接 metalcore / hip-hop 類型的國外表演者,這可能是頭一遭?山海屯團隊很可能是第一人,這點真是值得嘉獎。我覺得能夠在現在這時間點、在台灣,看到 Attila 還蠻值得慶幸的,至少能在這風格還不過時的時候,親眼見證他。

但要說 Attlia 和 deathcore 的關聯,最近的兩張就轉往比較 metalcore 的走向,更走出屬於他們的特色。當然更加以爽快導向,或是毫無技巧性這件事,我想就見仁見智。至少我覺得他們吉他手是可以彈出難的歌,就跟 T-Plain 可以不靠 autotune 一樣。

和過去幾支玩鬧性質的 deathcore 相比,Attila 的有著過去那些樂團所罕有的 hard rock 味 solo,中期的他們給人們形象的感覺比較像放蕩的 rock n roll lifestyle,後來形象則轉變成幫派這種,這特色就消失了。此外,過去那些 deathcore 比較著重於技巧性,mathy、avant garde,有些則有 grindcore,但 Attila 取而代之的是當前 metalcore 的影響。有意思的是,Upon A Burning Body 在脈絡上算是比較正經的 deathcore,最近一張也是變得很鬧。


以現場來說,Attila 煽動觀眾情緒能力還是一流的,樂手們活力十足,主唱也是炒熱氣氛的能手。之前看過他們在 Warped tour 的幾隻 live video,讓我以為現場聲音會更糟糕,或是觀眾氣氛很糟之類的。但想不到也是不少人能夠跟著唱,至少在靠近舞台的地方,還蠻熱鬧的。主唱還說希望大家去買周邊,支持他們... 我猜他接著說是巡迴之類的,聽著眼眶都要濕一半,他接著說,他們都是靠這些錢買酒買毒。他媽的快笑死。

除了招牌用 screaming 來 rap 以外,主唱的 low growls 真的也是很猛,吉他手 solo 很穩很乾淨。是說中間吉他手好像有換琴?整場有著他們在個時期不同的歌曲,有像《Moshpit》這種 electronic party 的曲目,還是《Payback》這種放蕩的搖滾風格,或是《Unforgivable》這種大量的 slam / moshable 橋段的歌曲,都讓這場聽起來更加豐富。但也因為這樣,感覺他們現場只做到 70、80 分,之所以這樣說是在於現場的配置,並不能駕馭他們在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歌曲。一般的 rap 有時候會被樂器聲蓋掉,像是《About That Life》開頭我真沒反應過來。

他們幽默且具侮辱性的歌詞,也許有人感到不入流、冒犯,或你也可以把他當作狗屁、當作玩笑,或是也許這些話,在你生活中有點真實,是對那些你所厭惡的人想說的。雖然他們有部分歌曲羞辱或物化女性,我個人依舊可以在他們的歌曲找到樂趣。很喜歡《Public Apologies》的歌詞,這完全契合我對於人們審視自己的回應,他們歌詞意境和我的調調太像了。

這場演出用《Moshpit》當開場,這個開場真的很嗨,但我相信場上多數的人,包括我在內,不知這種電音怎麼怎麼 mosh 吧。如果是節奏感比較重的 EDM 可能還可以 skanking 或作 DnB step。也許這首歌作 intro,再接一首 moshable 歌曲比較沒違和感。

《Middle Fingers Up》就是整場帶著大家比中指,而《Payback》主唱帶著大家一起喊「Payback is a bitch」,另外一些容易 sing along 的橋段他也把麥克風下放給觀眾喊。到了《Shots for the Boys》時有人餵了團員們高粱,那時候主唱喝了一口不久,竟然偷吐,接著就變成試喝大會,Crew 們都被叫出來要試一下。大部分的人都喝到皺眉,只能說這些洋人真是群 pussies,他們難道不知道台灣人都把他當水喝嗎?後來團員好像說,如果他們等等表演不下去,那些給酒的人要負責。算是這場一個意外插曲。

最後的 encore 曲分別是新歌《Black Out》以及另一首就歌《Proving Grounds》。在台灣沒辦法看到 Black Tongue 這種正統 nucore / downtempo 團,但至少能看到 《Proving Grounds》這首帥到靠北,在曲風沾邊的曲目,以在台灣這塊的場景來說,真的是真心感恩啊。

只是有個嚴肅的事情必須被提及。就是長期以來,山海屯團隊以降價求售的方式做推廣。以推廣的角度,我心態也是希望越多人聽到越好,乾脆全台灣的人放進來都好。可是他們一開始開了 500 元票價給山海屯購票者,而非山海屯購票者則是 1000 元。問題來了,我不確定直接買 1000 元的人有多少,但開演前降到 400 元這件事,撇開推廣這個議題,這是當 1000 元買票進場的人是笨蛋嗎?也難怪一直有人覺得山海屯的活動,先支持先虧損,之前什麼 VIP 的,真的讓人望之卻步。

以這種牽扯到金錢的活動,沒原則的確會造成某些觀眾感到不平。並不是每個觀眾都有推廣之心,或是在沒被告知的情況下,能夠用多花 600 塊支持場景,這樣的想法當作沒事。觀眾只知道,我沒去山海屯但想看 Attila 專場,結果買了1000元的票,然後開演前賤價變成 400 元。這並非不想支持山海屯接的表演者,也不是這個表演者不值 1000 元,而是原則問題。

建議山海屯團隊這麼希望大家看表演,乾脆直接開放所有人免費入場,還兼作功德,這樣滿足好多人來看的理想。然後活動費用採自由樂捐的方式,死忠粉絲說不定捐了 2000 元,還超過 on door 的費用呢!先講好,否則真心支持山海屯活動的人只會越來越少,大家等你開演前削價就好。

Dream.B
標籤:weekly nag 燒錢紀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Recently Stoked

Recent Posts

Recent Posts Widget
The template is modified by the template created by Way2themes and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