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藝術
  • 每週心得
  • 專輯評論
  • 燒錢紀錄
  • 研究筆記
    • 雜碎思索
    • 類型探討
  • 舊東西
    • This Is Shit Not Review
    • A post-hardcore tour in Encyclopaedia Metallum
    • 嘴砲韓樂
    • 金屬筆記
    • 未分類
燒錢紀錄

山海屯搖滾祭 2019:原本今年是沒想寫心得的,但還是有很多話想說

對我來說,山海屯是在台灣難得以英語系國家重型樂團為主的活動。綜觀各種音樂節,這個音樂祭是我第一個從第一屆到現在年年參與的活動。

比去過去,我認為在個人情緒與喜好方面,放大檢視了這一次的山海屯搖滾祭,讓我有種「山海屯今年似乎又比去年更加精簡了?」準確來說去年開始就轉而十分精簡。

不對盤或說縮水的陣容

在此想要抒發一些事實與個人感受。去年 Secrets 的團序在去年在下午兩點左右,而這次 With Confidence 這個小小小小團,竟然來到了 Mayday Parade 的前一團,而 Ocean Sleeper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澳洲 metalcore 超級小團來到了海舞台數第二團

當然也有可能是是 With Confidence 在這次巡迴的角色一直就是 Mayday Parade 的暖場團 (然後我好想看 Set It Off),所以團序才這樣接著。雖然說 Ocean Sleeper 在倒數第二團,不過其實早在山海屯第一屆 While She Sleeps 也被排在 headline,只是我還是非常在意這個沒太多特色的 risecore 澳洲樂團竟然在倒數第二團啊。

如果 Ocean Sleeper 可以的話,推下澳洲我覺得比較有特色的樂團,比方說:
Surroundings


Stepson


而 UNFD 也有一票超多很讚的小團:
The Brave


Hellions


Sleep Talk


一直以來山海屯的樂團就很多元性,頑童其實在海舞台當過壓軸,但我還妄想著第一屆那時候,只想挑有興趣的英語系國家樂團來聽,好像全世界只有 2005 後的英語系國家 metalcore 才是音樂一樣。

事實上去年看 Crown The Empire 的時候,我就感到一些對於這個類型倦怠的不對勁感,而今年 headline 部分還是我中學時期就沒啥感覺的 Mayday Parade,如果說是 We the Kings 可能還可以吧。不過是說,去年 Warped Tour 本來也有機會看 Mayday Parade 的,但我好像看了一兩首,實在無感就走了,然後有把 We the Kings 看完。


一些流水帳紀錄

這次蠻多樂團都是,既然花錢就加減看一下的想法去看看。如果不挖一下不知道的團,今年真的太多團都不熟悉,尤其是日本團完全不是我的菜也不是我的領域。

整場表演下,我原來設定 With Confidence 是我第一個目標,他們太有這兩年 Warped Tour 小舞台的味道。雖然前面廢話一堆,還是要看個 Mayday Parade,畢竟還是有一兩首回憶模式大開。接著難得被東南亞樂團圈粉,Windrunner 也是我一個目標。就這樣,另外還有一些似乎不錯感覺能去看看,以及抱著只是加減看的心情過去現場的樂團。


第一團是偶然翻到他們在 Youtube 傳的 full album 覺得被吸引,才決定聽現場的 Break One’s All。啊,不過我覺得他們那張 melodic hardcore 類型的作品,反倒在現在比較有意思,現場好像只有表演一首,其餘都是 2000 年中期左右的那種 post-hardcore 影響 metalcore,我覺得挺可惜的。他們現場穩定度夠,而且免費舞台的狀況沒有像去年一樣大爆炸,感覺挺好的。編曲上整體算扎實,美中不足的,好像是第一首或第二首,一段蠻好的 solo 突然轉 breakdown 整個超級快的。他們說他們在山海屯已經有三次了,而我還真的完全沒注意到。香港團 Bones of Rakshasa 則是有個 The Chariot 簡化感,但唱腔部分偏 deathcore,但是可以知道鼓沒辦法跟到那麼快,算是還可以吧。

錯過了 A Crowd of Rebellion,本來也打算跳過恕,然後加減看一下 Ocean Sleeper。殺不了那麼多時間,意外的到會場恕還沒結束,但他們現場整個震懾到我了。我以為「哦,又再賣女主唱」,但我根本大錯特錯,這儼然是台灣版的 Tatiana。現場功力實在太強了,惟不足之處在於曲風過時吧。當然身為台灣團先天有許多被限制的地方,場景的發展十分不容易,畢竟恕也是 2003 年成立的團,而台灣目前印象中比較紅的團,都比較偏金屬,metalcore 也都是偏向 MDM 掛的。再來小團其實資源有限,就算存在,也沒有適當的曝光度。可以說台灣的發展跟不上當前的變化,但也可以說這也是台灣重型音樂發展上的一個特色。


接著帶著 risecore 風格的澳洲團 Ocean Sleeper,標準的 metalcore 跟現場有點出ㄘㄟˊ的高音清腔。我猜他們應該很興奮,竟然可以到這麼大的舞台表演吧。主唱還嗨到去爬側邊支架,可是沒跳下來,又默默爬下來,有點失望。但無論如何這團在特色上、輩份上排在倒數第二團都感覺超怪的,很多有名氣的台灣團應該要排在他們後面才是。接著去看下桑吉爾夫,是說朋友對桑吉爾夫有個比較具體的想法挺有意思的。他認為這團每個樂手都十分優秀,但搭在一起寫歌時,每個部分都想出頭,而讓聽眾無法知道到底應該要聽哪個部分。當某個樂器是重點時,其他樂器應該當作輔助。我無法有這麼具體的分析,這難怪我覺得他們音樂感覺很雜。

代打 Coldrain 的 Sweet Mullet 真的是有情有義。想當年金門事件就是用主唱經營的服飾品牌,來補貼機票退票的費用。我感覺 Sweet Mullet,算是仿日系的泰國團,從進場到音樂,可嗅到一點日系感,可是歌沒有寫到很大雜燴,有一首還蠻像 Bones of Rakshasa 的風格,其餘我覺得就是不怎麼那麼吸引我的 metalcore 跟一些偏流行的歌曲。這團對我來說,主要還是風格上不對盤,可是樂手真的很賣力啊。


第二天拖著拖著,第一團就變成 Windrunner 了。哇,整個 fan girl 模式大開!前兩首鼓還有點轟,後面比較好些了。只是平心而論,我認為當天主唱吼腔狀況沒有很好,儘管如此有些部分的表現,我認為好過上次 Emmure 的暖場。而且這次舞台更大,讓其他團員有更多舞台動作可以表現,除了本來就很優異的編曲、穩定的現場表演以外,舞台動作也讓整個演出大加分。


越過暴君和小黑洞的時間,直接看了一點點神棍跟妖之鬼狐。第一次看了神棍的現場,儼然被吸引了,如果要我推薦給外國朋友台灣的樂團,我想他們肯定是第一團。以傳統樂團編制為基底,融合北管與客語元素,讓人十分驚奇。因為還原度實在太高了,朋友還說,這群人是不是平常就是作殯葬業啊(X)至於妖之鬼狐我想看的重點只有歌迷而已(X)(X)(X)(X)

前一天預習一下,覺得可能有看頭的 Xmas Eileen,果然不失所望。雙(還三)主唱的形式搭配舞者,加上音樂類型本身是電音加上饒舌,把氣氛推到最高點。只能說日本點子真的很多啊!之前在 Knotfest 還看到邊塗鴉邊唱歌的日本團。Xmas Eileen 是一個遠遠的看就忍不住湊過去一起跳舞的一個樂團。本來我還堅持著過往懶得看不熟的團,或非英語系國家的團,我才不看的心態。但這次再不看,就真的不知道要幹嘛了。

等個 With Confidence,中間 setting 竟然小 cover《Say It Ain't So》,之前看 Weezer 沒聽到,結果竟然是在這聽到一小段。我也不知道怎麼,有點累的提不起勁吧?我一直試圖打開「沉浸於美式 pop punk」這模式,感覺不是那麼成功。表演很快的結束了,只是他們竟然沒唱 《Without Me》!!!還提早結束!!!!!我以為他會唱我才不喊叫他們唱的耶,幹。


提早結束就多了一段時間過去等 Mayday Parade。除了想聽《Jersey》跟後來的《Oh Well, Oh Well》以外,好像就最期待有 emo 組曲接到《Jamie All Over》那段。主唱的麥克風綁了個小絲帶,挺可愛的,好像是貝斯手的舞台動作非常 2007 年。而當《Jamie All Over》直接開始的時候,就心碎了。沒有組曲。搭拉搭拉,來到《Oh Well, Oh Well》最後又難得的回來個 encore。


To-do list:
[V] 看過 Mayday Parade

地方性的差異

我經常拿著山海屯的場景與 Warped Tour 進行比較,台灣的場景與美國比較。當然這是不公平,或甚至是沒意義的。我試圖單純只點出其中的差異,也許我嚮往著還是原生場景的樣貌,所以文字間也許不免還是流露出對於本地場景的貶意。

首先我在山海屯的場景中看到依舊是偏金屬的文化,從表演者的音樂到群眾的肢體動作,都還是偏金屬。從暴君、恕這類的表演者就能看出,這和標榜偏向重型搖滾與龐克文化有些牴觸。比起 hardcore,metal 在台灣還是大宗許多。台灣比較大的團,如果要說年代最接近現代的,多半還是停留在 MDM、metalcore 吧。像是無法看到恕轉型像是 Jinjer 這種類型。先不說 electronicore 已經過時了,progressive metalcore 也不是在台灣最大宗,我還真想不到目前比較大的團,哪個玩的音樂比較新。老的團鮮少轉型以外,以新的類型出來的樂團,也面臨培養聽眾的困難。是說覺得近年在台灣 punk 轉而高調的反而是 anarcho-punk。

另一方面,肢體動作能看到的是在台灣對於「衝撞」的熱愛。我認為我在這看到的衝撞比較偏向金屬。就我的認知應該是只有 wall of death 才撞在一起,大部分只是音樂舞蹈被擋住,所以把人推開而不是直接刻意去推人。但我看到在這個衝撞大部分都是 wall of death 在那一直狂撞人。meh, 這件事真的是我覺得很不懂。之前火球祭就有想寫一篇關於這件事了。


各種檢討

以歌迷的角度來說,這次山海屯活動看來跟以往差不多順利。不過有些點還是值得一提。首先就是史無前例的工作人員大戰歌迷吧,針對某些人抱怨沒法看到特定表演者或是抱怨 Coldrain 不來的歌迷,可以看到工作人員連番上陣幹爆某些人。

過往山海屯出任何的事件,大部分都是默默承受、默默挨罵,道歉再道歉,有時候看了會心疼吧。雖然總是有意外或是出錯,可是盡力而為處理事情的態度,是讓我最推崇這個團隊的一大原因。而這次反向操作其實讓身為聽眾的我感到十分不舒服,如果在個版嘴嘴就算了,有些護航方式,直接去回應嗆爆部分買票歌迷,讓我覺得很不可取。當說出「不然你來辦」,對於某些買票的歌迷來說,他是可以不爽以後都別去;而對於另外有些酸民,他們只是看著這場景的好戲,對山海屯邀請的表演者一點也沒興趣,跟那些廢物對嗆也沒意思啊。對於某些護航的言論,隨便大概都可以點出問題所在點了。唉,可是我真的是太愛護這個替我圓夢的團隊,就不把文字貼出來大戰了。只希望下次不要再有了。

接著超爛的工讀生素質,這我一定要抱怨一下。過往其實我用不太到工讀生們,除了進場拿手環以外。這次去服務台,靠近的時候,那個人還在滑著手機正嗨,直到我出聲才注意到我 ☆ 接著我問了他遺失物的問題,他竟然直接回我沒收到、不知道,不然你去問對面。哇糙,這三洨服務台啊,幹你娘咧!!!希望你有看到我就是再說你!!!幹你娘咧!!!!!!!

再來是經典紙紮護欄,有人說護城河也換成紙紮,他媽的真的是笑爆我 wwww

坦白講最近一次 Architects 來之後的山海屯,我看的場就沒遇過推擠問題,所以我不是很好判斷護欄是否變堅固,不過聽聞朋友說 ACOR 他快嚇死了,顯然還是沒進步啊。儘管如此,值得嘉許的應該算是護城河人員中間有升級為稍微有點體格的男性,工作人員邊拍演出、回頭看表演的狀況比較少。可以說是 39 分進步到 59 分,安全這部份依舊還要再加強。


怎麼看重型搖滾在台灣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澳洲團對我來說會比較喜歡以外,可以看到 metalcore / post-hardcore / pop punk 的場景已經不如以往。隨著 Warped Tour 的終止、新興廠牌 Sharptone 的影片最高不到三百萬的觀看次數,就可以知道這個音樂類型已經式微了。Emo Nite 與 Warped Tour 的聯名,也許看到這個脈絡的音樂,可能將以 emo trap 的形式繼續下去:
nothing, nowhere. - letdown


Nothing, Nowhere- Houdini (Live in Columbus)


但台灣這裡除了還有著訕笑 2010 年後的 metalcore 的人們、偏老派的金屬場景,就更遑論 emo trap 的聽眾有多少了。此外,饒舌這塊真的會接受這種濃厚搖滾脈絡、又 mumble 的音樂嗎?聽眾分化在我們這個非文化起源的地的國家特別嚴重。

我們與當代的 metalcore 接軌晚,好不容易有了,場景還是小小的,想要搭上 emo trap 的風潮,想必也是會有些延遲吧。
Dream.B
標籤:weekly nag featured, 燒錢紀錄

1 comment:

  1. Hension12/5/19 04:53

    真的~~台灣總是會慢一些
    最近發現聽ghostemane這類的人潮開始又更多了些
    此類勢必會延遲但至少該來的在台灣還是會來一小波

    ReplyDelete
    Replies
      Reply
Add comment
Load more...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Recently Stoked

Recent Posts

Recent Posts Widget
The template is modified by the template created by Way2themes and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